简单说说我不看好3G的五个理由:
1、传输数据不是移动的强项。
相对固网,数据传输永远不会是移动的强项:带宽不足、稳定性差,这些都是移动数据应用发展的先天缺陷。而固网在数据上总能领先数倍、数十倍于移动的带宽,同时具备更好的稳定性。手机屏幕尺寸小和输入不便也是重要的局限性。
阅读全文……
欢迎光临 挥雨@地平线 | |||
日志首页 | 行万里路 | 读万卷书 | 英伦足迹 | 通信视野 | 栖息之乐 | 生活随笔 | 站长自述 |
|
3G难以再有2G的风光!——我为什么不看好3G的五个理由 [ 2006-01-13 | ] 简单说说我不看好3G的五个理由: 1、传输数据不是移动的强项。 相对固网,数据传输永远不会是移动的强项:带宽不足、稳定性差,这些都是移动数据应用发展的先天缺陷。而固网在数据上总能领先数倍、数十倍于移动的带宽,同时具备更好的稳定性。手机屏幕尺寸小和输入不便也是重要的局限性。 阅读全文…… 一个是魔鬼,两个是天使:支持微软的Live战略反击Google [ 2005-11-09 | 本站原创 ] 11月1日微软正式发布其Live战略,在我所接触到的媒体和Blog里,国外很多人对此很关注和重视,相对来说,国内却是波澜不惊。比较多的言论还是在嘲笑微软。我的感觉是,也许国人中Google的粉丝实在太多,而已把微软列入老朽一派了。这也许是为时过早的判断。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国内,极少人会自己单独付钱给微软买Windows或Office,付钱买的人要不是用公司/公家的钱,要不就是买电脑时预装了的正版软件。所以,大家对微软的感觉和欧美这些习惯了真金白银买正版软件的人的感觉会有所不同。前者较多的还在骂Bug(软件中的小毛病),后者深知微软是一个很能挣钱的公司,售价几百美元几千美元的软件,每卖出一套的边际成本只是几毛钱美金的光盘,还有一个可能价值1美元的精美包装盒而已。 当然,能挣钱是以前和现在的事情,未必是未来的事情。但是,微软如果战略得当,以其软件的商业模式为根基,结合互联网应用能衍生出更多创新的商业模式。这是我看了Live战略发布仪式上的一些PPT后的感觉。 阅读全文…… 提上来答扬子:继续讨论宽带收费多样化 [ 2005-10-26 | 本站原创 ] 博客本来就是不是论坛,设计上并不方便讨论的召开,同时扬子关于宽带收费多样化的跟贴写得很好,值得另起一文来回应。原文链接在这:《》。为了方便阅读,“==〉”后的蓝色字体为我的回复。 引用扬子:变化是会发生的,但“多样”是不会的,面对最终用户的账单永远是简洁的,不会象购买通信设备那样,价格构成要用专门的合同附件来阐述。 [color=Navy]==>多样化和简洁并不矛盾,一张彩色照片有很多颜色但仍可能给人以简单朴素的感觉,适当地搭配多种颜色也可能使一两个主色调显得更美。正如你后文所说的移动通信的例子,“五花八门的套餐,说到底,可有哪个不是把用户群细分后分别打一两个主要述求的?”。这正是多样化下的简单。对特定的一个客户是简单的,然而有差异化的、多样化的简单套餐给不同需求的客户。 阅读全文…… 经典广告:百度打击Google [ 2005-10-19 | 本站原创 ] 今天在看到Gordon转贴的视频连接:百度打击Google的视频广告,实在是好玩。 不知道这个片子是什么时候拍的。也不知道百度说的那些优势是否确实如此。不过其巧妙地利用了中文的特点确实很有意思。虽然我习惯了用google,但还是要支持一下百度。有竞争总是好事。 百度不用做电视广告,就让这个视频在网上流传即可。呵呵,又是新的一种广告形式。只要拍的搞笑,很多人在免费帮你传播你的广告,互联网的力量。 阅读全文…… 宽带收费模式将趋向多样化与差异化 [ 2005-10-19 | ] 前些天发表了,收到了不少朋友的反馈,使我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反思。现在,虽然我对文中的具体观点没有大的变化,但结论我需要修改一下,我认为简单的说按流量计费是大势所趋是有所偏颇的,我愿将我的结论修改为:宽带收费模式将趋向多样化与差异化,流量是计费的重要依据和维度之一。 有意思的是,正好今天在新浪看到了一则新闻《》,文中的专家是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先生。吕院长是一位我所敬重的电信专家,一直从他的很多文章和言论中所获甚多。我认同吕院长,但并不认为按流量收费和按时间收费是荒谬的。吕院长所举的下载铃声的例子,是移动的数据业务。我们知道移动数据业务跟互联网业务相比,流量小得多,下载一首铃声一般从几十K到几百K,超过1M不多。而用宽带下电影动辄几百M,这使流量问题在现行收费模式下矛盾越来越突出,乃至影响到技术的发展。正如我在前文所说的,合适的商业模式才是推动新技术的最大动力。移动数据的成功商业模式无疑是值得宽带借鉴的,但是否能完全参照,我心里存个疑问。以下继续阐述我的观点: 1、宽带收费模式将趋向多样化与差异化 阅读全文…… 宽带按流量计费乃大势所趋——解读Skype CEO的演讲稿(3) [ 2005-10-14 | ] 苦瓜着脸的电信运营商——解读Skype CEO的演讲稿(2) [ 2005-10-07 | 本站原创 ]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话说skype的CEO Zennstrom侃侃而谈地说道:新增用户没有带来新的成本,每分钟通话的边际成本为零。为什么他可以这么说?这要从skype所使用的技术说起。 Skype的语音通话功能就是VoIP(Voice over IP),VoIP并不是一个新鲜的玩艺,印象中这个概念的提出没有十年也有七八年了。同时,电脑和电脑之间的免费语音通话MSN和QQ多年前也就支持了。可skype为什么这么火。从用户的角度看,很重要的原因是,通话的效果好。我在英国几乎每天都用skype和国内通话,就我自己的使用经验,虽然有时也不稳定,延时、回音什么的,但70%左右的时间是完全可以媲美传统电话的音质。 skype的通话效果好,一方面跟近年宽带的普及有关,另一方面很重要的是它所采用的分布式peer-to-peer技术。这种技术会尝试让通话双方的电脑直接连接,如果直接连不上,就通过另一个skype用户的电脑进行转接。这对skype而言有两个重大的意义,第一,话音质量的提高;第二,skype无需为用户的通话架设服务器。也就是说,无论用户打多少电话,只要是电脑之间的,都不会使用任何skype的资源。对于这些用户,skype所做的只是用户身份登陆的认证。所以Zennstrom会说,每分钟通话的边际成本为零。 阅读全文…… 语音通讯成为软件应用——解读Skype CEO的演讲稿(1) [ 2005-10-05 | 本站原创 ] 前两天拿到Skype CEO及创始人之一的Niklas Zennström前两周在会议上的演讲稿。和大家分享,并希望能和业内的朋友们一起交流其中的观点。 在这份演示稿里,Zennström主要归纳出三个结论: 1、语音通讯成为软件应用。 阅读全文…… 从为Gmail倾倒说起——可怕的Google [ 2005-09-25 | 本站原创 ] 很早就听说了Gmail,然而一直不感冒,有很多原因:自己已经有很多免费邮箱了,够用,习惯了,换邮箱也会给朋友带来不便,还要必须有人邀请才能加入,麻烦。只是因为Google上个月推出了Google Talk必须要有Gmail帐号,只好找人邀请了我一把。没想到用了Gmail才一两周,我就爱上了它。 1、我很喜欢Gmail把每封邮件与其所有的回复邮件组合在一起,作为一个会话显示。这样子的上下文显示,感觉很好。 2、永远不用删邮件。Gmail目前是2.6G的空间,最有意思的是,Gmail的空间每一秒钟都在增长的。你可以去看看,储存空间的数字尾数不断地跳动增加。好好玩。 阅读全文…… 评“思科不排除收购华为的可能性” [ 2005-06-20 | 本站原创 ] 今天新浪科技有一则新闻:《思科十年收购100家企业 不排除收购华为》,称思科不排除收购华为的可能性。商业社会没有不可能的事情,但有可能性很小的事情,我愿意在此瞎掰一下思科收购华为的可能性。 我的观点是,华为不会被思科收购。因为既有很多商业收购操作的技术上和风险上的问题,也有商业以外的问题。 华为宣称自己是一个员工所有的企业,可能有一个员工持股委员会之类的组织,但其具体运作我也不了解(因为无需公开),同时在华为的发展阶段和各地的电信局的三产公司有不同方式的股权关系。据说这些历史上错综复杂的关系都是华为迟迟不能上市的原因。这也说明了一个没有上市的公司由于信息不公开,而给收购带来很大的风险,尤其要考虑到这是一个年合同额超过55亿美金2万多员工的公司,不是一个小公司。 阅读全文…… 中国上3G有多迫切?评《中国电信业正在被世界抛弃》 [ 2005-03-18 | 本站原创 ] 刚读了闫跃龙先生的《警惕!中国电信业正在被世界抛弃》(原文链接:。闫先生是电信行业的资深人士,在美国访问的这篇随笔对中国电信业的忧虑之心跃然纸上。忧患意识始终应该是我们发展中需要的,同时我对于闫先生本文中关于中国迟迟不启动3G而被世界抛弃的担心有不同的看法。 我的基本观点是:中国的3G即使再晚一年启动,世界也不会抛弃中国。我的依据如下: 中国电信业如此广阔的市场,以及上3G带来巨大的设备采购,谁会抛弃中国? 阅读全文…… |
Powered by © 2003-04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 5 queries |